盐湖畔的红色记忆与绿色新生
7月14日,陕西理工大学暑期实践团奔赴定边盐湖,在七彩盐田,团队围聚盐田畔,聆听技术人员回溯秦汉以来采盐史,探究传统与现代工艺融合驱动千年“咸”业焕新的路径;成员俯身细察晶莹盐粒,与工作人员研讨现代盐业发展挑战,深切体悟盐业对当地经济的支撑价值 。
在三五九旅打盐旧址,团队挖掘红色记忆:1940年,2000余名官兵响应号召,于明代长城沿线挖175孔窑洞,割草铺地为床、垒土筑灶为炊,既破解边区盐粮难题,又以盐易物打破封锁,缔造“第一财政”的功勋。实践团系统凝练调研成果,围绕盐湖文旅融合与红色资源活化建言献策,让志愿服务足迹深 村振兴奋进脉络,同时学习到自然资源开采利用方法
不仅让志愿服务实践团成员对治沙英雄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投身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决心。未来,实践团将继续传承和弘扬治沙精神,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陕西理工大学马彬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