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由重视化逐步推进为常态化。非遗文化作为构成民族认同、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的得力助手,更是对构建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助力美育浸润行动,让更多青少年完成从“参观者”到“体验者”,再到“宣传者”的身份转变,赋能非遗文化在新时代进一步实现“活态传承”,2024年8月14日-8月20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润美韵”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丹寨县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实践活动,探索非遗文化在如今时代的无限可能。
团队成员合照
(一)初遇蜡染,绣里淘“遗”彩
团队成员首先前往汇集多种非遗工艺品的绣里淘非遗集市进行初步调研。从凯里苗绣、传统银饰,再到丹寨蜡染,色彩斑斓的图案与精致的手工艺令人目不暇接。在与摊主的沟通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如今的非遗集市不再拘泥于一方天地,而是连通线上售卖渠道,通过电商直播、网络店铺、新媒体平台运营等多种方式扩大客源,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现在,更多人只需坐在家中即可收获来自凯里的精美苗绣、基于苗绣的特色首饰、来自丹寨的蜡染服饰等等。现如今,古老的苗族特色文化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融入当下文创产品生产之中,繁复的花纹与神秘的传说为其赋予独特的色彩,与时代流行碰撞出别样的风采。
从集市中传统的蜡染产品到贵州村T所展示的非遗创新服饰,更是让我们看到非遗文化在如今时代的独特活力与强大生命力。模特从幼到老,均为集市摊主,精巧的花纹、朴实的笑容、从容的步伐,非遗文化熠熠生辉。
村T民族服饰
(二)又见蜡染,一笔一划,皆是文化
之后,团队成员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宁航蜡染坊进行调研采访。在阿牛万吉老师的教导下,成员了解了蜡染工艺的具体流程,看到了画娘潜心作画的工作日常,蜂蜡为墨,蜡刀为笔,满是皱纹的手捧出一幅幅精美蜡染画作,一笔一划勾勒出美好生活的蓝图。在与非遗传承人杨乃金老师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蜡染对于当地居民的存在价值,不仅仅是一门谋生的手艺,更为他们提供了一条能够不被他人左右的人生道路。黑板上的歌词是他们识字的工具,也是他们寻求共鸣的情感表达。“苗族没有文字,图像成为我们的语言。”来自苗族的阿牛万吉老师为我们讲解蜡染图案中常常出现的“蝴蝶”意象,以及图画背后一个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在画娘的笔下,灵巧蝴蝶跃然纸上,东方文化绽放光彩。在专业指导下,团队成员学习了蜡染的制作流程,从设计图案到上蜡、染色、脱蜡,每一步都充满了成就感与惊喜。
阿牛万吉老师讲解蜡染
在杨乃金老师口中,我们窥见一位温柔而强大的“宁妈妈”——宁航蜡染非遗工坊创始人宁曼丽。对于赞美与鲜花,宁曼丽女士却始终不被外界声音所打扰、遵循内心的声音,坚持将一件事做到底。“并不是做得有多出色,只是因为坚持。”面对无数掌声,宁曼丽女士始终谦逊。因为将画娘们聚集在一起,带她们识字、唱歌,走向更大的舞台,画娘们亲切地叫她一声“宁妈妈”。
团队成员绘制蜡染
在谈及为何在黑板上写下《蓝莲花》这首歌时,宁曼丽女士解释道,这是她喜欢的一首歌,因为经常哼,于是画娘们也想学唱。于是,她在黑板上写下了歌词,每天一句句学习,一遍遍哼唱,一次次解释其中含义。她谈道,“画娘们很喜欢这首歌,因为歌词里唱着,‘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画娘说,这不就是在唱她们吗?蜡染就是她们的路。”妙笔生花绘出精妙绝伦之蜡染,褪去浮华呈现勤劳善良之底色。正是这样的一群人,坚定地做着一件事,直至一辈子。
《蓝莲花》歌词
(三)再会蜡染,千年蜡韵,染之不尽
与此同时,团队成员也采访到了负责研学课程设计的李全松老师。作为一门心思栽进蜡染的“斜杠”青年,李全松在大学期间四处学习蜡染技艺,并将其付诸于设计实践。李全松讲道,“对于研学,我们并不要求说一定要画得多好,只要愿意尝试,愿意了解,这就足够了。”作为新一代“乡野手艺人”,李全松将蜡染技艺融入于游戏设计、服饰设计等市场之中,结合专业知识为非遗传承添一份力。同时,他也积极帮助宁航蜡染坊开展蜡染体验课程,传授蜡染技艺,吸引更多人了解蜡染、喜爱蜡染,看到蜡染背后鲜活的民族文化。
此次调研,实践团队从传承者、从业者的口中了解蜡染技艺,成员也从参观者、体验者,努力走向非遗文化宣传者,积极推动蜡染技艺走进校园,助推美育浸润行动有效落实。
(通讯员:杨茜唯 郭彦希 摄影:杨茜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