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华北平原,晨光柔和。在河北一洲肿瘤医院的放射治疗科病房里,来自蒙古国的女孩红格尔卓拉正画着一幅太阳。几个月前,这个十岁的孩子被诊断患有踝骨肉瘤——当地医生建议截肢以保命。而如今,她已能重新站立、微笑面对生活。这背后,是一场跨越国界的生命接力。
“健康桥梁”:一场“保腿之战”的希望重燃

红格尔卓拉来自乌兰巴托的一个普通家庭。确诊之初,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医生建议立即手术截肢。对于一个十岁的女孩而言,这不仅意味着身体上的巨大创伤,更可能改变她一生的成长轨迹。
“10岁的女孩子,如果截肢,即便癌症被控制住,未来的生活质量该如何保障?”河北一洲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刘超回忆说。正是基于“让孩子健康地走向未来”的初心,医院决定为这场“保腿之战”尽最大努力。
通过蒙古国的医疗渠道,患儿家属了解到河北一洲肿瘤医院在国际肿瘤精准放疗领域的领先地位,尤其在儿童骨肿瘤质子治疗方面拥有成熟的经验与成功案例。医院接到病历后,立即组织远程会诊。
在刘超主任主持下,由放疗科、影像科、儿科、骨肿瘤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MDT团队展开联合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通过质子放疗联合综合治疗方案,有望实现保肢并有效控制肿瘤。“我们在儿童质子治疗方面已有充分的临床实践,这让我们对保住患肢、控制病情都充满信心。”刘超主任表示。
在双方沟通确认后,河北一洲肿瘤医院立即启动国际患者接诊机制,为红格尔卓拉开通“中蒙绿色通道”,提供从远程评估到落地治疗的全程支持。
“无缝衔接”:国际患者就诊体系成熟高效

2025年9月28日,河北一洲肿瘤医院与蒙古国卫生发展中心、蒙古国国家癌症中心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搭建“中蒙医疗健康桥梁”。双方将围绕肿瘤防治、远程会诊、医护培训、学术交流及患者转诊通道建设等领域开展长期合作,让更多蒙古国患者能够享受到先进的中国医疗技术与标准化治疗体系。
2025年初,河北一洲肿瘤医院正式成立国际部。目前,医院已形成覆盖远程会诊、签证协调、行程安排、语言翻译、治疗接待与康复随访的完整流程体系,实现跨国患者就诊的“无缝衔接”。红格尔卓拉一家抵达保定后,医院国际患者服务体系迅速启动——从签证指导、接机安排到入院手续,全程有专业团队协助。语言沟通配备蒙古语翻译,确保医患沟通顺畅。治疗环节由多学科专家联合跟进,诊疗与照护无缝衔接。
整个过程高效、规范、温暖。家属几乎不必为流程奔波,孩子的治疗在安全与关怀中顺利展开。经过精准的质子放疗及综合治疗管理,肿瘤得到有效控制,小女孩重获健康与笑容。
目前,河北一洲肿瘤医院已开通官方咨询热线 400-6090-111,为国内外患者提供远程会诊与就诊咨询服务,真正实现跨国就医“零距离”。
“温度医疗”:让世界看到中国医疗的人文之光

在河北一洲肿瘤医院,技术之外,更有温度的守护。
为了让远道而来的患者安心治疗,医院特别设立了蒙古国患者独立食堂,由专职厨师提供地道蒙古菜,让患者在异国他乡也能尝到熟悉的味道。同时,医院充分尊重患者的文化习惯,在病房与公共区域设置双语导示与文化交流角,让每位国际患者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尊重与归属。
从医疗方案到生活细节,从病房关怀到心理支持,河北一洲肿瘤医院用行动诠释着“家外之家”的理念。正如一位蒙古患儿家属所说:“虽然处在陌生的语言环境中,但同样感受到了家人的温度。”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0名患者及家属跨越千里来到河北一洲肿瘤医院。他们主要接受质子治疗等高端精准放疗技术,同时涵盖放疗、化疗及多学科联合治疗(MDT)等综合方案。许多康复回国的患者成为“中蒙友谊的健康使者”,他们的康复故事在乌兰巴托广为传颂,成为信任与希望的纽带。
从红格尔卓拉的康复,到中蒙医疗合作的落地,河北一洲肿瘤医院正以专业与担当,构筑一座跨越国界的“生命之桥”。河北一洲肿瘤医院是全国率先投入运营的质子治疗中心之一,同时建有全国首家儿童质子治疗中心,在亚洲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
未来,河北一洲肿瘤医院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推动质子治疗等高端技术的全球共享,携手更多国家的医疗机构,共同探索肿瘤精准放疗的新路径。


